芬蘭在建的奧爾基洛托3號核電站,照片於2013年拍攝。
  中新網9月24日電 據美國《華爾街日報》23日報道,俄羅斯一直都在盤算著突破天然氣領域,進入核能項目的融資,以期通過能源來擴大在歐洲的影響力。但是,烏克蘭危機引發的政治緊張局勢加劇,加大了俄羅斯推動對核能領域投資的難度。
  歐盟東部的數個國家正在籌備一些核項目,這些項目旨在幫助實現該地區的氣候政策目標。然而,由於德國在2011年的日本福島事故發生後轉而站到了反對核電的立場上,這些核項目的融資就變得更加困難了。
  近月來,俄羅斯一直在尋求填補這一融資缺口,但隨著歐盟加強對俄羅斯的經濟製裁,俄羅斯現在在某些地方面臨著更多阻力。
  在有條件允許一個有俄羅斯背景的財團在芬蘭西北部建立一個或耗資可達60億歐元(約合77億美元)的核電站後,芬蘭政府上周差點解散。
  芬蘭綠黨(Green League)退出該國執政聯盟以示抗議,這使得現政府在議會的多數地位僅剩一個席位。綠黨總體而言是反核的,不過,俄羅斯參與該核電站建設這一因素以及烏克蘭危機使得該黨反對興建該核電站的立場進一步增強。
  俄羅斯核能源公司Rosatom 3月份獲得該核電項目34%的股權,並承諾安排多達45億歐元的債務融資。德國基建公司E.On去年退出了該項目。
  今年6月,俄羅斯國有銀行俄羅斯儲蓄銀行(Sberbank)與Slovenske Elektrarne簽署了一筆10億美元的貸款工具協議,這些貸款將用於後俄式核反應堆的建設。
  然而在鄰國捷克,該國國有基建公司CEZ AS在4月份放棄了一項供應兩個核反應堆的投標,理由是該項目無法實現較好的經濟效益。就在此前不久,一些捷克部長稱,由於俄羅斯在烏克蘭的行動,俄羅斯投標人不受歡迎。
  6月匈牙利議會批准了總額100億歐元由莫斯科支持的融資項目,用來建設Rosatom設計的核反應堆。匈牙利反對此事的政界人士和民間團體抱怨稱,該交易事先幾乎沒有向公眾徵詢意見或公開進行可行性研究。他們要求歐盟調查這樣的安排是否符合歐洲法律。
  據世界核能協會(World Nuclear Association)和匈牙利國有核能公司Paks稱,從20世紀80年代開始,核能在東歐各國的能源結構中已經居於核心地位,捷克共和國約三分之一的發電量為核能發電,芬蘭的比例略低,匈牙利和斯洛伐克核能發電的比例則分別為超過50%和55%。
  最近,核能更被看成歐盟國家能夠實現雄心勃勃的減排目標的關鍵所在,因為低碳或者零碳排放的核電站可以取代化石燃料發電站。歐盟計划到2020年實現碳排放量較1990年減少20%,到2030年減少更多。
  歐盟通常會批准針對風能和太陽能的可再生能源補貼,但從未批准過核能項目補貼。  (原標題:俄核能野心因烏危機受阻 推動對東歐投資遇難題)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fr26frsbjm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